(原标题:巨额坏账制造者:“爆卡”产业透支运营商话费)
导读
运营商的用户主要采用“后付费”模式,用户每月消费额在月底生成账单,消费者与运营商在其后结算。也正是这种商业模式,月底发生用户流失时自然产生坏账,这也使得话费支付无法避免坏账。
“每天就是动动手指,发发短信,真的每月上万元利润,很轻松”,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小灰(化名)从学长处接触到一条“致富之路”,“爆卡,就是透支运营商的话费,用话费购买游戏币、QQ钻石等等,然后再卖掉。”
一部手机,一个外接插卡器,就是所有的创业工具,“买一批后付费手机卡,插卡激活,然后按照固定的代码编辑短信发送给运营商,一个手机,开一整套的腾讯钻石+会员。然后换一张卡,再重复上述流程”,小灰告诉记者,“红黄蓝绿一套钻石,每颗20元,超级会员40元。从腾讯官方购买至少要600元/年,我120元挂出去,供不应求。”一年前,小灰从业期间,一张卡价格约20元,每张卡利润约100元。
小灰只是爆卡产业链中最底层的一员。“稍微高级一点的,会用猫池,批量透支话费,一小时能操作几百张卡。他们也掌握更多的代码,有更多的QQ、游戏币、点卡等可以用话费购买的变现渠道。”
在与“爆卡”相关的贴吧、论坛中,时常有网友晒出数千元的欠费截图。熟练的爆卡者,每日可透支数万甚至数十万元话费,而留给运营商、游戏公司的,则是数以亿计的坏账。
三大运营商巨额坏账
运营商的增值业务几乎伴随着互联网的整个历史,当前的互联网巨头崛起初期大多受益于此,多位资深运营商人士回忆,“互联网初期的支付渠道匮乏,运营商的话费支付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收费的唯一通道。”
但是,运营商的用户主要采用“后付费”模式,用户每月消费额在月底生成账单,消费者与运营商在其后结算。也正是这种商业模式,月底发生用户流失时自然产生坏账,这也使得话费支付无法避免坏账。
知情人士介绍,“从最早的电话购物开始,就有透支话费点播、购物的产业链,一直延续到现在无法根除。”
“用话费透支Q币,刷钻应该是爆卡门槛最低、规模最大的产业链”,小灰告诉记者:“刷钻的代码,网上都是公开的,各种红黄蓝绿钻、超级会员也一直是供不应求的,在QQ空间里发个动态,就有很多学生来买。唯一的门槛是手机卡,也有很多群、贴吧在售。”Q币几乎是目前最畅销的虚拟产品,以天猫店铺为例,销量最高的一店铺Q币月销量高达350万笔,QQ黄钻的月销量也在10万笔以上。
游戏,同样是爆卡的重灾区。腾讯旗下穿越火线、王者荣耀、英雄联盟等游戏均不乏爆卡团队牟利。“还有一些游戏渠道,本身也是经常用爆卡刷量”,一位运营商话费支付业务部门人士告诉记者:“国内游戏推广渠道竞争激烈,为了吸引游戏开发者,会故意在游戏初期用爆卡的方式给游戏刷用户量、刷流水,吸引游戏开发者持续投入,但3个月之后结算,很多流水就成了坏账。大部分游戏的坏账是这么来的。”各地运营商话费支付结算周期一般为1-3个月,话费坏账需要在结算前扣除。
多位游戏行业人士告诉记者:“前几年,话费坏账普遍在30-40%左右,甚至有的被恶意刷量的游戏坏账能超过90%。”目前,游戏行业话费整体坏账率仍维持在20%左右。
两大类爆卡产业也给运营商带来了大量坏账。根据财报统计,三大运营商近几年坏账准备均维持在百亿以上,且在2014年达到最高的111亿元,其中中国电信23.55亿元,中国移动54.94亿元,中国联通32.52亿元。百亿坏账中,相当部分数字由爆卡产业引发。
话费支付变革
“因为知道行业里坏账太高了,所以我们到现在都没敢试过话费支付。”一位游戏行业人士告诉记者:“现在支付宝、微信支付已经很普遍,之前一些用话费支付的同行也有不少转移到支付宝、微信上。”
根据中国移动开发者社区发布的MM2016年度应用数据报告,目前接入运营商渠道中,收入最高的两类游戏分别为消除类、棋牌类游戏,年度收入前十中,消除类游戏占4位。总体收入中,消除类游戏收入占比31.7%,棋牌类占比15.5%。
而在引领整个手游市场的阴阳师、王者荣耀等高收入游戏均不在运营商渠道中出现。值得一提的是,2017年3月,王者荣耀官方发布公告称“因中国移动公司运营策略调整,多地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将暂停支持话费支付”。多个爆卡人士反映“移动的代码死了,只有联通的还能爆,电信的部分可以。”
一位中国移动人士向记者介绍:“中国移动此前曾成立专门的公司话付宝来推动话费支付,但因为一些金融监管的需求,开始收紧话费支付业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