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外兼修 构建特色政采管理体系
——访青海省财政厅副厅长蔡强
■ 本报记者 乐佳超 昝妍
青海,这个无论是采购规模、规范性,还是整体人员素质在全国并不突出的省份,近年来,却一改以往不温不火的发展态势,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如火如荼,颇具成效。制度建设立柱架梁,能力建设夯基垒台,一个适合该省实际的政府采购管理体系正在逐步成型。
彼之蜜糖, 我之砒霜。最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,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说起这几年青海政府采购制度改革,青海省财政厅副厅长蔡强认为是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。“2016年7月,我来青海财政厅开始援青工作,分管政府采购。前几个月,政府采购工作总是受批评,省政府领导批评政府采购导致预算执行进度慢,各预算单位抱怨采购效率低。那个时候我就打算把政府采购工作,作为这三年时间里关注的一个重点,希望帮助青海建立一套完善的政府采购管理体系。”蔡强告诉记者,青海的情况与一些发达省市有较大差别,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其他省市的优秀经验照搬过来,经过一番考虑,确定了青海省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方向,即围绕控制和效益两条主线,突出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两大重点,全面构建起一个适合青海省的政府采购管理体系。所谓两条主线,一条是控制,解决政府采购操作合规化问题;另一条是效益,解决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问题。所谓两大重点工作,与外是制度建设,构建起一个健全、完善,既符合全国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向,又契合青海实际的政府采购制度框架体系,让全省的政府采购工作有章可循,让所有政府采购参与主体都有其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;与内是能力建设,全面提升监管部门、采购人、代理机构、评审专家等政府采购各方的专业能力,为制度运行提供内生动力,确保整个制度体系高效运转。
制度建设:让“门庭若市”变“门可罗雀”
“过去我们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的办公室每天都是人来人往,嘈杂混乱。当时我就和采管处的同志说,什么时候你们这里没人来找,改革就有所成效了。”在蔡强看来,那么多人每天往监管部门跑,就意味着监管部门管得太多,管得越界了。监管部门应该退到应有的位置上去,制定合理的规则,让采购各方明确自身的职责,按照规章制度办事,而不是把责任、权利都集中到自己身上,反而放松了对其他各方的责任要求和风险约束。
自此,青海省财政厅便开始为制度框架体系立柱架梁。蔡强介绍,制度建设之初,他们先做了四项工作,为整个制度体系设计“施工图纸”。第一是围绕控制和效益两条主线明确制度和规则建设的目的,找准自我定位。确定了“明确权责、规范程序、防范风险、提高效益”的目标,旧的制度中不符合目标要求的就是“劣法”,要么修改、要么废除;新的制度也要按照这个目标进行设定。第二是系统性地规划整个制度的框架体系。结合全国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方向,借鉴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,厘清制度框架、外延、内涵、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等,找出哪些是已有的制度,哪些是缺失的制度,哪些是不健全的制度,按照规范主体、规范流程等管理事项,将制度划分成几大模块,再结合“突出采购人主体责任、明确监管部门边界”的设计思路,预先设计好各个模块之间的衔接和支撑关系,确保一个制度的建立是以其他制度的实现为补充或者前提的,这样待所有的制度出来之后,互相是有逻辑关系的,从而实现政府采购的便捷、高效。第三是落实“放管服”改革要求。明确整个制度建设,以“放管服”为总原则,提高各类标准、简化优化办事流程,改变过去对采购人主体责任强调不够、重控制而轻效益的做法。第四是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。青海省过去实行政府采购预算额度管理,既要下达预算又要下一次采购额度,降低了效率,忽视了应该抓好的重点环节,如优化采购流程、取消预算指标控制、管好评审专家等。
按照这样一个“图纸”施工,青海省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框架逐渐成型。两年多来,青海省财政厅在完善监管方面先后出台了《关于做好省本级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通知》《关于加强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控制管理的通知》《关于进一步规范非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》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》《关于青海省重大建设项目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实施方案的通知》《青海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》《关于规范省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抽取工作的通知》《关于调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劳务报酬支付标准的通知》《青海省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文件范本(货物类)及相关格式》《青海省政府采购文件禁止条款清单》等十余个文件,全面细化了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要求,强化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控制管理,规范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,促进政府采购信息更加公开透明,加强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监督管理以及对代理机构的引导监督。此外,在落实“放管服”改革要求方面也出台了7个文件,通过进一步提高采购限额标准,简化进口产品审核程序,实行属地化管理模式,下放评审专家抽取,实行政府采购计划“绿色通道”,注重对代理机构的日常登记管理,认真处理政府采购投诉举办事项,积极开展事后监督检查等多项举措,促进采购提质增效,提升采购工作的专业化、规范化水平。